榕报·2025 创新药、农业科学技术、AI内容平成融资高榕收获多项认可
发布时间:2025-03-24 发布作者:新闻动态
迈入2025,除了辞旧迎新的节点,也有一批创新企业“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里程碑时刻,推动所在产业迈入新的纪元。本期榕报,汇总新科技、AI、医疗健康等领域企业的最新进展,以及高榕在岁末年初获得的认可。
近日,安领科生物(Allink Biotherapeutics)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元生创投、君联资本、建发新兴投资跟投,同时获得老股东高榕创投和幂方健康基金的追加投资。高榕创投曾于2023年共同领投安领科生物天使轮。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和ADC技术平台,布局了一系列具有同类首创(FIC)和同类最优(BIC)潜力的创新产品管线。
近日,齐禾生科完成超2亿块钱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昌发展集团、铭哲资产、辰德资本参与跟投。高榕创投2023年参与齐禾生科超亿元Pre-A轮融资。
齐禾生科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开发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创制卓越生物性状和产品的生物科学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全球领先的独立自主可控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在基因编辑新工具挖掘和优化、安全高效递送系统开发和突破性种质资源创制等多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近日,深圳想法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锦秋基金领投,高榕创投、明势创投、商汤科技等参投。
想法流创立于2023年,专注于打造多模态AI驱动的新一代内容平台。公司核心产品“造梦次元”定位于服务年轻用户,结合生成式AI技术,提供交互式、剧情化的虚拟角色互动体验。造梦次元通过高度参与性的互动内容,逐步构建起一个新型的内容消费生态,吸引了大批用户,日均活跃互动时间超过100分钟,已成为年轻用户娱乐、情感表达和学习陪练的重要平台。
近日,工业AI生成式设计软件与方案供应商设序科技宣布完成3000万元战略融资,由某半导体领域的战略投资方独家投资。高榕创投曾于2021年初参与设序科技天使轮融资,并在后续Pre-A、A轮融资中加注。
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向设序科技旗下的工业AI生成式设计软件「闪设」,旨在强化其研发实力,通过优化算法模型,更精准捕捉设计师的创意意图,实现3D设计的具体方案与2D图纸的快速、高质量自动生成,明显提升设计流程的效率。
目前,闪设分为闪设2D、闪设3D两款产品。闪设2D聚焦智能出图,仅需几分钟即可将3D模型转为2D图纸;闪设3D则提供智能设计,可以依据用户输入的设计需求、参数以及各类约束条件,快速识别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自动生成多种可行的高质量设计方案。
目前,闪设已在汽车、3C、能源、航空航天的装备和零部件设计有了最佳实践,为制造型企业打造了从三维模型构建到二维图纸生成的全流程、智能化设计解决方案。
2024年12月18日,晶能微电子(吉利旗下功率半导体平台)与上海正泰投资有限公司(正泰旗下产业投资平台)举行成立合资公司签约仪式。双方将在电力电子、传感、通信、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半导体研发技术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开发面向可持续能源、高效能工业等场景的半导体系列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晶能专注开发高可靠性功率半导体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机器人等场景。正泰是低压电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深耕绿色能源、智能电气产业多年,形成了全链一体化优势,在储能、输配电、自动化等领域位居行业前列。
未来,晶能与正泰将依托各自在产业布局、产品技术、应用场景的深厚积累,通过底层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为绿色能源的全场景应用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芯”支持。
2024年12月17日2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将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任务的四颗卫星用户为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技术状态一致,均为低轨SAR卫星,搭载高分辨率SAR载荷以及星上智能处理、星上任务规划等载荷,具备单星高分辨率成像、多星高精度干涉测量、星上智能处理与自主运行、应急通信与快速响应,以及长期稳定数据产出等能力,将在轨进行遥感观测与相关应用。
当前,SAR卫星组网对卫星批量研制提出新的需求。银河航天在国内率先实现SAR卫星批产,不断的提高SAR卫星的总体研制能力,已累计对外交付8颗批产的SAR卫星(2组)。
截至目前,银河航天合作伙伴数量已经突破1300家,并持续助力我国构建新型商业航天产业生态,进一步打造卫星生产制造低成本、批量化的商业闭环。
2024年12月,图达通高性能广角激光雷达Robin W(灵雀W)产品迎来新的里程碑,正式开启了对蔚来的前装量产交付,并同步向工业用户开放交付。
在近期举行的NIO Day上,蔚来全新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正式上市,单车标配一颗图达通Falcon(猎鹰)和两颗Robin W(灵雀W)激光雷达,加速高阶智驾能力落地。
Robin W超广角激光雷达兼顾中距与补盲,可实现数倍于市场同种类型的产品的测距能力及角分辨率。120°*70°的超广视场,0.1°*0.36°的高分辨率,70m @10%反射率物体测距能力,最远150m的探测距离,为智驾提供侧向感知的全场景覆盖。
在汽车市场智能驾驶领域,图达通Robin W将持续助力量产车高阶智驾能力的落地;在工业领域,Robin W已在无人物流、Robotaxi、智驾工程车辆等多个场景实现应用;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换电站、车路协同等领域,Robin W也将继续提供更全面的智慧场景解决方案。
近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了由纬景储能主导制定的两项团体标准:T/CEEIA 862-2024《锌铁液流电池 金属电极 技术方面的要求》与T/CEEIA 863-2024《锌铁液流电池 金属双极板 技术方面的要求》。
两项标准的发布,标志着锌铁液流电池领域在标准化建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填补了锌铁液流电池领域空白。标准为锌铁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提供了统一的设计、生产和测试技术规范,提升了电池性能和可靠性,也为行业实验室建设、产品认证及供应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纬景储能还参与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合格评定规程》与《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检验收取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液流电池储能
系统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用户的安全和利益。
2024年12月16日,Kimi发布视觉思考模型k1。k1模型基于强化学习技术打造,原生支持端到端图像理解和思维链技术,并将能力扩展到数学之外的更多基础科学领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学科的基准能力测试中,初代k1模型的表现超过了全球标杆模型OpenAI o1、GPT-4o以及Claude 3.5 Sonnet。Kimi新模型发布即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Kimi视觉思考版」会完整呈现推理思维链CoT(Chain of Thought),让用户不只看到答题结果,也能完整看到模型思索答案的全过程。
数据显示,在强化学习技术的助推下,AI大模型的智力水平正在持续攀升,在很多领域已达到或超过人类专家的水平。k1视觉思考模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端到端的图像理解和思考能力。模型可以直接处理用户输入的图像信息并进行思考得出答案,不需要借助外部的OCR或额外视觉模型进行信息处理,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效果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体验模型:/span
2024年12月,LiblibAI与千万用户一起揭幕自研图像大模型——Star-3 Alpha图像基座模型。该模型基于业界领先的F.1基础算法架构训练而成。相较于以往模型,Star-3 Alpha在生图效果上实现了显著的飞跃,在图像精准度、色彩表现力、美学捕捉的细腻表达等方面成为新的业界标杆。
Star-3 Alpha生成的图片光线细腻、纹理丰富,画面质感无限逼近于真实拍摄的照片,有情绪、有生命力;模型对复杂提示词的响应相当到位;此外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和完善视觉效果,更好地控制整个设计过程,在塑造场景式广告和视觉叙事内容能力惊艳。
根据测评,Star-3 Alpha在全方面的基础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在随机匹配盲测、由用户打分的测试中多项能力(风格多样性、美学质量等)大幅领先,无论是图像的精准度、色彩的表现力,还是细节的解决能力都受到用户认可。
近日,微灵医疗披露了已开启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以北京宣武医院为代表的全国十余家知名三甲医院对该项目给予了全力支持。目前该研究已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的重点医疗机构开展,首轮术中应用研究进展顺利。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舒凯教授团队已经熟练使用微灵医疗自主研制的千通道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针对多例胶质瘤、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术中监测,完成了一系列精细脑神经电生理信号的采集。这是国内首批基于柔性电极阵列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
本轮临床研究采用了微灵医疗自研成果——脑机接口系统的神经信号传感器“CORTEX-0型高密度网状超柔顺神经电极阵列”及配套的便携式颅内脑电监测仪。柔性电极阵列采用高生物相容性的柔性材料、微米级的超薄结构和毫米级的电极触点密度。这种设计不仅使得电极能够紧密贴附在大脑皮层上,将对脑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还能稳定捕捉到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神经电生理信号。
2024年12月31日,因明生物宣布,其控股企业誉颜制药自主创新研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用于改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标志着全球肉毒毒素领域首款重组A型肉毒毒素郑重进入注册申请的审批流程。
誉颜制药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是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已递交上市申请的重组A型肉毒毒素产品。YY001在不改变蛋白活性的基础上,避免了传统技术路线使用肉毒杆菌生产肉毒毒素的生物安全风险;通过全套创新设计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所生产的重组肉毒毒素具有纯度高、比活性高、免疫原性低的特征,被业内视为新一代肉毒毒素。
在医美应用的基础上,YY001用来医治成人上肢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代号YY001-002)也于2024年7月在中国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在全世界内首先将重组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医疗领域。
下一篇:环保节能型暖气片的挑选与装置